![]() 日志正文
|
||
再进富顺文庙广场精华【心上的花香·一帘幽梦】再进富顺文庙 62/116 以前去过富顺文庙,那是十年前的事,照的相,不知藏到那里去了。2009年5月9号我堂姐八十寿庆,在富顺城金锅大酒店请客,我借赴宴前有闲抽身前往富顺文庙。走到文庙门前,便见临街红墙上嵌有“数仞宫墙”四个拂金大字。 这“数仞宫墙”四字来自《论语》的《子张篇第十九》:有人在朝廷中对官员们说“子贡比他老师仲尼要强些”,子贡听到消息就说:“拿房屋的围墙来比喻。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高,谁都可以探望到房屋的美好。我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丈高(七尺曰仞),找不到大门走进去,就看不到他那宗庙的雄伟,房舍的多种多样。能够找到大门的人就少了。”后世称师门为宫墙,孔子家的围墙,才比喻为数仞,好几丈。富顺文庙“数仞宫墙”左右是“圣域”、“贤关”二门。 我和老伴从左门即“圣域”门售票口进去。进门第一个庭院,前端为明成化八年(1472年)建造的泮池,池上有石桥三座,正中为拱桥,称为“状元桥”,桥上盘踞着5条石龙;平时是只让人看不许人践踏的。两侧为平桥,人们可从平桥上通过。泮池两侧为“礼门”、“义路”。这泮池和泮池上的三道桥,比山东曲阜的泮池还可观些。我们在状元桥侧以三道石坊为背景互相留影。 这时门口的售票员主动来给我们老两口照了张相。 泮池后是棂星门,建于明宣德七年(1432年),由三座四柱三开间的巨型石枋组成,面阔22.4米,十二根石柱顶端是昂首冲天的蟠龙,正中两根高达12.65米,中间石坊上部前、后刻有“棂星门”三个金字,“棂星”即“灵星”。古代祭天,先要祭祀灵星。孔庙设门名灵星,是说尊孔如同尊天。两侧石枋前、后刻有“德配天地”、 “道冠古今”八个金字; 石坊还刻有精美的浮雕,为国内少见。棂星门左右为名宦祠、乡贤祠,后为大成门。 我们从右侧的通道(可能是大成门的偏门)进大成殿。 丹墀正中坎间有宽4米、斜高3米、造型十分精巧的九巨龙石镂空浮雕。 大成殿面阔30米多、进深21米多、通高25米,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,几经维修,现存建筑为典型清代风格。其木雕、泥塑,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。 拜台上的香炉,刻有二龙戏珠。 这次来到大成殿内,看到了以前没看到的即至圣孔子及四配十二哲的塑像。孔子塑像于正中,两侧各二,即四配,再两侧各六,即十二哲。 正中供奉的孔子塑像,头戴十二旒冠冕,身穿十二章王服,手捧镇圭,一如古代天子礼制。两侧为四配,东位西向的是复圣颜回和述圣子思,西位东向的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轲。再外为十二哲,东位西向的是闵损、冉雍、端木赐、仲由、卜商、有若,西位东向的是冉耕、宰予、冉求、言偃、颛孙师、朱熹。这些塑像富顺政府有说明,我没时间看,我以为这是仿曲阜。 宗圣曾参和孟子 复圣颜回和述圣子思 在四配的后面各六即十二哲了。 大成殿有若干道木门,都是精雕细刻。如图:是一扇门的一部分。后院正中是崇圣祠,原为供奉孔子祖先之地,左右为“龙池”、“凤穴”。 引人关注的是 1986年11月,四川省富顺县文庙的工作人员对文庙例行维修,翻修崇圣祠时,在正脊亭塔式宝鼎内发现了一尊高约28厘米的黄色琉璃质裸体童人。裸体童人面带微笑,背北朝南,右手指天,左手示地,身穿肚兜,下体赤裸,造型生动,独具匠心。 这个被列为“巴蜀之谜”的发现,引起学术界和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和震惊。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十分感兴趣,欲破解这个谜团。关于“裸男”之谜,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:一、明代中期以后,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萌芽,文庙里的裸体人像抑或就是西方文化冲击东方文化的一个信号,是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;二、2000多年封建礼教对“性”的禁锢是后代对孔子思想的曲解,裸体童人的出现是对儒学思想的全新诠释;三、是生殖器崇拜的产物或表现;四、这个塑像为明代文物,它可能和当时出现的哲学思想“童心说”有关;五、它是“三教合一”的产物;六、是神化了的孔子降生像;还有一些人却觉得,它不过是匠人的一种“小把戏”,只是市民艺术的再现,用不着大惊小怪。当然,也有论证这是希望孔氏家族绵延不绝,希望儒家发扬光大的,并称这符合孔子对“天”、“孝”的看法。 我们去看时有好些人从望远镜里看裸体塑像,我也去看了一下,不太清晰。现时崇圣祠正在维修期间,有些地方正在施工,不便通行。有些地方看不到。 庙后最高处为歇一亭,有孔子全身阴刻坐像,据县志记载刻于元代。因这歇一亭在维修,我们就没去看了。 往回走,看到崇圣祠和大成殿的两庑屋内有不少物品,如石棺等,还有些牌匾:清雍正皇帝题书的“生民未有”匾额,康熙皇帝题书的“万世师表”和光绪皇帝题书的“斯文在兹”匾额,还有“玉振金声”之类。回到棂星门泮池售票处一侧的几间屋内好像在办展览,有不少书法作品,还有刘光帝史料的介绍。其中有刘光帝当年的照片,为纪念刘光帝办的培村中学老校门(我们当年读初中时的校门)的照片。让我想起我在赵化读初中时的生活,随即拍了几张照片。 富顺文庙整个建筑群呈长方形态,围墙环抱,主体部分均为琉璃屋面,使主次分明、殿阁相间、井然有序地组成了富丽堂皇的建筑群。我国古建专家罗哲文称其是“规模宏大,建筑精美,保存完整,为不可多得的文物建筑珍品”、“古建精华”。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,对文庙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彻底修葺。 富顺文庙现存建筑据说多为清道光年间所建。文庙后倚神龟山,前临大街。在建筑的布局上,由南而北,位于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随地势和台基逐层升高,但在建筑的体量上,都没有超出文庙的主体建筑——大成殿,体现出大成殿在整个布局中的重要性。 富顺文庙采用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布局,四周红墙环抱,建筑平面布局紧凑。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,其他建筑对称分布于两侧,形成三进庭院。中进和后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与两侧次要建筑都有廊道相连。文庙总宽46米,纵深150米,占地约11亩,其中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,是我省保存较完整的一座文庙。 我们从文庙里出来,到街口坐1路公交车回到金锅大酒店,我姐的八十岁生日宴还要等一会才开始。时间安排得合适。 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