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0月4日去李庄

2019-07-16 10:38 阅读(?)评论(0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8年10月4日去李庄

 

    老伴的朋友家竹过八十寿,安排10月1日晚上吃寿面,2日寿宴,3日去兴文石海,4日去李庄。这李庄我曾去过,是我的大学同班同学胡元有陪我去的,由他的内弟讲解。因此比较了解。这是第二次去。陪老伴去。  从宜宾酒都饭店出发。坐车来到李庄。    “中国李庄欢迎您!”在抗日战争时期,国外的邮件只要写上“中国李庄”就会准确地寄到这里来。而日本飞机却不知这李庄在何处,无法轰炸。

   碰上了耍龙灯的正出来。  抗战时期,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,从东北一直南下西进,狂轰滥炸。同济大学为了有一张“平静的书桌”开始搬迁,辗转浙江金华、江西赣州、广西八步、云南昆明等地,也没能躲过日军飞机的轰炸,迫使同济开始从昆明搬迁。在此背景下,同济大学校方电托校友在川南寻找校址。首选在四川南溪县,但因怕引火烧身,遭到南溪政要和地方绅士的拒绝。

此事传到李庄知名人士的耳中,在各界人士的呼吁、聚议下,一致做出接纳同济大学的决定,并发出“同大迁川、李庄欢迎、一切需要、地方供应”的16字电文。同济倍感欣喜,在饱经折腾之后,终于在李庄找到了一块幽静的沃土、一张“平静的书桌”,开始了教学与科研,在此度过了令同济人难以忘怀的六年时光。赓即,中央研究院、中央博物院、中国营造学社、金陵大学等先后迁到李庄。因此,当时的李庄与重庆、成都、昆明并称为“四大抗战文化中心”。李庄从此辉煌一时。友谊之树的幼苗已经参天了。这是当年同济师生的课堂。比当时西南联大在昆明挨日本飞机轰炸要安全。今天的大学生想得到吗?   投笔从戎了。
这是几十万件国宝啊!而今运在台湾故宫。


这是出了名的李庄白肉。
转糖锅粑
因为主人的朋友老人居多,为了安全,有几个地方没去看。要说再见了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9-07-22 13:53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